整整7年前。
2000年10月,當時年僅28歲的趙瑜綱出名了。當月,《財經》雜志做了一個封面報道,曰《基金黑幕》——這篇詳細敘述基金對倒、倒倉及高位接盤事實的報道,證據就由趙瑜綱做出來的。
趙瑜綱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攻讀碩士畢業,經光華院長厲以寧教授推薦,進入上海證券交易所監察部。從1999年下半年起,上交所監察部希望員工做一些理論和實踐方面的研究,趙瑜綱選擇的是基金操作。到1999年12月,趙瑜綱寫完《基金行為分析》,2000年5月,完成《基金風格及其評價》。這兩份報告以內參的形式交到了當時證監會主席周小川桌上,《財經》雜志弄到了。
趙瑜綱有數據來源,他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數據中整理出了一些“規律”,其中最引人注目(同是也是最不出乎意料)的是報告對22家基金的對倒、倒倉、高位接莊行為給出了數據證據。后來吳敬璉老先生怒斥“是賭市,可以看對方底牌”等結論,趙瑜綱的報告似乎是惟有的事實證據。吳后來成了年度經濟人物。
事發后(基金的事發了,所以,趙瑜綱的事也發了),趙瑜綱被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不按程序披露信息為由給予嚴重警告,2001年6月,他離開了上交所。
……
銀廣夏則更搞笑,還有基金公司在事發后將銀廣夏告上法庭,要追討因對方虛假賬目導致自己管理的兩家封閉基金近2.5億的損失,也不怕丟人,專業投資者會被業余報表騙子給騙了。當然,另有一告,基金公司要聯名告《財經》,還是那話,也不怕丟人。
還有怪事,如1998年12月30日,尾盤一些基金重倉股突然被砸到接近跌停,如東大阿派當日收于跌9.79%,而第二天則全天封于漲停,市場中人都明白,到了年底結算日,基金們相互砸市值,以求讓自己的市值優于對手,對手們則抵抗。
……
隨后基金也沒消停,趙瑜綱倒是“消停”了,失去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同時帶著得罪了一個行業的心理負擔。“提供一些數據,而不是結論”,趙瑜綱當時說。沒聽說過水門事件的記者后來說:我們只是提供一些事實,而不是結論。
書生都這么說話。趙瑜綱幸好沒書生氣到,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轉到為什么上交所曾出現多宗轉配股莫名其妙流通的事情上。
基金隨后又出現了好多事情,比如申購新股時,不交全額,用信用申購,涉及到的公司有青島啤酒、深高速和寶鋼股份。所謂信用申購,就是表示,我要買你十億股,先擱你這兒100萬定金吧。中國法律體系中不允許這么做。國外允許。這事也鬧起來了,還是《財經》雜志,于2002年1月9日刊發《中國證監會基金部主任張景華致全國基金經理的一封信》,這封信對幾家基金超額認購深高速提出了批評,并且指出這起事件類似于去年的“青啤事件”,措詞非常激烈。
7年后說這些事做甚?
目前基金所占流通市值已近流通市值的4成,已非當年小東西了。問題是,這4成以幾萬億計的錢,正以一種被動或主動的方式高速前進,車上載的則是尚不知風險為何物的新基民們。開得越“快”,上這快車的人就越多。
而也就是這幾天,中郵基金的總監換人鬧起風波;去年大概也就是這時候,洪都航空的事情也鬧了一下,沒鬧起來,而已。
也就是這幾天(10月16日~10月18日),權重股開始步履沉重。
誰還記得趙瑜綱?忘記他最好,那大概意味著,他當時說的事,現在根本就不存在了。
上蒼保佑忘記了趙瑜綱的人們。[詳細]
個人博客:不三不四2007
原文鏈接:中國股市傳奇(十一):誰還記得趙瑜綱?
博客圈地址:http://group.hexun.com/xincai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