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擬逐步推進12年免費教育,逐步向更長年限延伸】
據深圳特區報4月14日消息,根據深圳市教育局給市人大代表的建議答復,深圳市將探索實施免費教育在當前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向兩頭延伸,力爭到2025年逐步推進十二年免費教育。深圳市教育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謀劃深圳市適時實施免費教育向兩頭延伸的時間表、路線圖,力爭到2025年逐步分類推進十二年免費教育,在此基礎上再逐步向更長年限延伸。
【新京報社論:因地制宜實施免費高中教育】
■2019-09-12
地方在制定教育政策的過程中,需結合本地經濟與教育發展情況,科學評估,選擇適合本地教育發展的最優模式。
據澎湃新聞報道,9月10日教師節當天,江西銅鼓舉行教師節表彰大會,新任銅鼓縣委書記江偉斌在會上宣布,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銅鼓普通高中教育全部免學費,已交的全部退還。銅鼓縣也成為宜春市首個實行高中教育全部免學費的縣(市、區)。至于免費原因,根據該縣教育體育局局長的說法,此舉有利于解決銅鼓貧困學生讀書難的問題,有利于留住本地生源……促進全縣教育事業持續、均衡、協調發展。
高中教育免費,在我國已不是新鮮事。此前,我國已有多地延長免費教育年限,把高中納入免費教育。如內蒙古早在2012年就在全區內全面實現免費高中教育,是我國最早實施免費高中教育的省區。此后,陜西、青海都全部或在部分地區實施15年免費教育。而在江西,早于銅鼓縣,江蘆溪縣、德興市、湖口縣也已實施這一政策。
總體看來,我國各地實施免費高中教育的進展各不相同,但呈現出因地制宜的特點。由于不發達、欠發達地區貧困學生較多,上學費用支付壓力大,這些地方實施免費高中教育的比例比發達地區要高一些。但需強調的是,一些較發達地區沒有實施免費高中教育,并非出于財政實力問題,而是有其他的考量。是否實施免費高中教育,需要各地從減輕家庭教育負擔、提高整體教育質量等維度評估。概言之,是否實施免費高中教育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力爭讓所有學生公平享有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會。
實施免費高中教育,在不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對于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因為高中學費支出,對于很多普通家庭,尤其是農村貧困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免除學費,可以提高貧困家庭送孩子接受高中教育的積極性。因此,每當免費政策一出,都能得到輿論好評。
但也要看到,實施免費高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最終目的還是要落到提升高中教育質量上。對于銅鼓此番實施免費高中教育,就有人質疑,由于經費是財政提供,公辦高中學費免除了,會不會擠壓對其他方面的經費投入,比如師資與其他教育經費會不會受影響等。對此,當地負責人表示,財政出的這筆錢是新增款項,還是從教育投入大盤子里調整。所以,其他高中教育經費在免學費后不會被擠壓。某種程度上,這也是根據自身情況,不盲目統籌教育經費,因地制宜地實施高中教育免費政策。
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發達地區都沒有實施免費高中教育,只有少數地區探索。需要提醒的是,這不是由于財政實力的豐寡,而是考慮到普高和中職的協調發展。
目前,全國中職教育已經實行免費政策,還有中職學生國家助學金,其主要目的是吸引學生上中職。如果所有地方的高中教育都實現免費,那這可能將削平中職教育在較發達地區的優勢,更加難以實現高中教育與中職教育的平衡。而從較發達地區居民的收入情況看,多數家庭承擔高中學費也沒有那么大壓力,欠發達地區實施高中免費教育更加緊迫。
推行免費高中教育,本質上遵循的是“再窮不能窮教育”的重教精神,這會拓寬高中入學的敞口,讓更多經濟困難的學生接受高中教育。當然,地方在制定教育政策的過程中,需結合本地經濟與教育發展情況,科學評估,選擇適合本地教育發展的最優模式。而不論免費與否,都要把高質量發展高中教育作為教育改革的主線,不能動搖。(綜合自深圳特區報、新京報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