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兩會報道組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新大陸董事長王晶提交了多份提案,她建議圍繞“數字中國”建設,以人為中心統籌推進可信數字身份建設;另外建議由國家層面高屋建瓴、統籌推進,加大力度推動創新成果快速市場轉化。
根據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家首次明確提出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數字中國”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引擎和抓手,而“數字中國”的核心挑戰,在于重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立“以人為中心”的體系。但由于當前因多重困境,“以人為中心”還缺乏落地抓手,因此建議由國家主導,從統籌數字身份治理體系統一建設入手。
王晶指出,公民可信數字身份作為百姓在數字世界的唯一ID,有助于改變各生態圈自行運作公民數字身份數據的現狀,打破各生態圈各行其道的“信息孤島”;同時,還可以給百姓帶來便捷、高效和實惠,還有助于推動政府在各領域的數字化治理體系建設,推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治理。
同時,依托可信數字身份,進一步把“數字公民”打造成為“數字中國”的新基建,將涵蓋社會運行、公共服務及百姓民生的方方面面,推動聚焦百姓民生公共服務和各行各業治理體系建設。
王晶另一個提案聚焦加大力度推動創新成果快速市場轉化。近年,國內各領域創新突飛猛進,取得大量成果,但真正實現市場轉化的比例并不高,背后缺乏市場支撐;另一方面,創新往往還會遭遇來自固有體系、機制的制約,創新成果市場化過程中,會遇到諸如資質、許可獲取等重重門檻,導致許多創新項目因錯過時機而擱淺。
在提案中,王晶建議由國務院牽頭成立“創新產業化和市場化辦公室”,在各部委、省份配置相應機構,重點聚焦創新成果市場轉化難題的破解,并建議國務院設計“創新和新市場”的指標模型,將首創帶來的新經濟增長點納入綠色GDP,激勵各地提升綠色GDP占比,推動各級黨政部門形成“支持創新+市場匹配”的科學思維、復合體系和工作能力。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創新為例,今年初,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及科技廳的支持下,企業、高校共同研發“紫外光催化物體表面消殺裝置”,快速通過第三方認證,由政府首購并迅速應用于各類新冠病毒快速無害高效表面消殺的場景,為防控疫情和保障公共安全嚴守第一道關。同時也在科技部支持下,及時為北京冬奧會保駕護航。這一高效支持創新的實例,探索構建了創新快速市場化的樣板模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