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財立方 記者 段偉朵 文 冉衡 攝影】安陽,是中國航空運動之都,又是國家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可謂“一座會飛的城市”。
1月18日上午,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前,“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在省人民會堂舉行。省人大代表、安陽市科技創新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雷文利介紹了安陽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乘勢起“飛”的三個目標。
第一個目標,安陽正在奮力打造完整的無人機產業鏈。
雷文利分享了一個“圖紙變飛機”的故事。這是一架應急通信無人機,從用戶提出需求到圖紙設計,從零部件生產到核心發動機制造,從整機裝配再到飛行測試,都是在安陽的無人機產業園完成的,且90%的零部件是安陽制造。它曾在海南、廣東韶關等地搶險救援中,為數千名受災群眾打通了應急通信的“生命線”。
第二個目標是,安陽正奮力打造強勁的低空領域創新平臺。
去年,全省唯一一家聚焦通航及無人機產業重大科技需求的省實驗室----藍天實驗室掛牌成立。作為科技工作者,雷文利見證了實驗室從無到有,從0到1的突破。實驗室圍繞三大研究方向,建設五大科研中心,凝練12項科研課題,組建12個PI團隊,初步形成了“院士領銜,長江學者、國家杰青”為核心的科研團隊。實驗室的設立,吸引了40多家無人機企業入駐園區。
第三個目標,安陽正奮力打造豐富的低空經濟應用場景。
這兩年,安陽“修天路”“布天網”,將低空經濟發展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劃航線,讓無人機能“飛得起來、飛得穩定”;通過搭平臺,讓無人機能“看得見、管得住”。
“無人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 雷文利說,低空經濟要想飛得好,還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因此,她建議政府要加大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力度,構建低空經濟產業金融體系。有了這些保障,低空經濟在全省乃至全國的藍天上,才能飛得更穩、更高、更遠。
責編:李文玉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